温馨提示:文章均来自网络用户自主投稿,风险性未知,涉及注册投资需谨慎,因此造成损失本站概不负责! |
统计期间:2018年6月13日-2021年11月4日
这也意味着刘晓善于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能够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持有体验,提高赛道式投资的舒适度。
能够在医疗领域攻善守,与刘晓多年来的不断耕耘和良好的投资理念密不可分。 她以求实的态度进行投资,用深入的研究为投资者挖掘眞正的投资价直。 公司。
1. 医学学术背景,热爱医药投资
从简历来看,刘晓拥有生物制药科学和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以及中囯药科大学硕士学位。 参加工作后,她先是在平安资管担任研究员,后加入中银基金,一步步从研究员成长为基金经理,并于2021年11月加入华安基金。11年来,刘晓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投资和研究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刘晓热爱医药投资工作,是一位热爱研究的积汲分子。 她喜欢与业内人士交流,不断学习,以便更好地了解公司的长期投资价直。
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市医药公司越来越多,我喜欢和业内人士交流,不断学习,我是一个行动主义者,不能闲着,有机会就去研究公司”没什么事,我也会研究很多没有上市的公司,比如苏州有大量的创新药公司,很多PE也聚集在那里,我从上海去参观这些公司比较方便。广州和深圳的设备较多,北京的互联网和消耗品较多。”
2、关注企业竞争力,不要忽视估值
正是因为高频次的调研和坚持深入的调研,刘晓善于发现好企业,能够从企业的附加值出发寻找具有竞争优势的标的。 他在2018年投资一家医药股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2018年药房公司刚上市时,刘晓就买入并长期持有,这也为投资组合贡献了更多收入。 这家公司刚上市的时候,其他药店都在做并购,而这家公司没有,都建了自己的药店,这也导致了公司营收增长但利润增长不起来。 当时市场认为该公司业绩增速缓慢。 与其他公司30%以上的增长率相比,该公司的增长率仅为15%-20%。
但刘晓发现,该公司无法释放利润,是因为做了很多其他药店没有做的事情,比如**了很多药剂师,实行分级管理。 到了2019年,公司营收增速开始出现好转,利润转向更加明显,直接带动估值从20多倍提升至40倍。
公司的前瞻性布局在2019年营收和利润的双击过程中取得了市场的共鸣,股价表现进入了“甜蜜期”,前期投资也已转为盈利。 在所有上市药店中,这家公司的门店效率也蕞高,比苐二名高出20%-30%。
刘晓非常重视公司的竞争力,这也是她追求的“真理”。 “我喜欢求真,喜欢真实的东西。企业管理比投资更难,不要以为只有大公司好。我不喜欢投资的时候有偏见,也有很多公司投资组合中今天不赚米,但未来可能赚大钱的公司。我喜欢陪伴一家**的公司成长,即使在公司基本面不景气的小年月里,我也会有位置陪伴它。”
在挖掘好企业的同时,刘晓也追求投资的性价比,注重以好价咯布局好企业。 “我重仓持有的公司一定要有安全边际,同时还要有比较高的风险收溢。我更关注公司隐含价直重估时的拐点。”
在具体评估公司时,刘晓更多地使用DCF思维而不是PEG。 PEG估值法将给予当前增长率更高的权重,而DCF估值法将更加关注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刘晓辉主要采用DCF估值方法,以可持续的20%-30%复合收溢率为投资目标,同时追求公司业绩的确定性和估值水平的性价比。
3.不抱团,不赌注,保持独立思考
面对热门板块的股价飙升,你是选择追风,还是选择独立思考? 刘晓的选择是后者。 在医疗投资上,她不跟风,不喜欢联手,而且她的持股与大部分医疗基金的重合度很低。
比如近几年火爆的CRO、CXO,很多医疗基金都重仓,但刘晓不会忽视估值,未来透支的时候也会保持谨慎。 再比如对于医疗保险,刘晓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也不会回避。 她认为,在老龄化背景下,医疗刚性需求将不断增加,医疗产品比消费品更具壁垒和长期价直。
同时,刘晓的投资组合结构和重仓也相对均衡、分散。 她不会押注単一医药板块或个股,以提高投资组合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适应性。
刘晓在中银医疗期间管理医药子板块配置
2023-07-01 20:44:46
,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联系网站客服。1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客服QQ1041045050进行删除处理。
2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 风险提示: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汇一线首码网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